年月日

《牛棚杂忆》导读

《牛棚杂忆》是季羡林大师回忆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的散文随笔,作为80,90后的我们,对于发生在五十年前的中国的这场空前灾难知之甚少。文革,在大多数我们这一代人的脑海中留下的恐怕仅仅是历史教科书上不痛不痒的寥寥数语。如同季老先生所说,我们在听到关于文革的一些事情时“往往瞪大了眼睛,满脸疑云”,对于发生在这个时期的一些事情往往感到匪夷所思,简直怀疑是天方夜谭,我们常常会怀疑“天下哪可能有这样的事呢?”

因此,季老希望有人能够把当年的遭遇写出来。正如他在自序中写到”我期待着有人会把自己亲身受的灾难写出来。一些元帅、许多老将军,出生入死,戎马半生,可以说是为人民立了功。一些国家领导人,也是一生革命,是人民的“功臣”。绝大部分的高级知识分子,著名作家和演员,大都是勤奋工作,赤诚护党。所有这一些好人,都被莫名其妙地泼了一身污水,罗织罪名,无限上纲,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真不知是何居心。受害者心里难道会没有愤懑吗?为什么不抒一抒呢?我日日盼,月月盼,年年盼然而到头来却是失望,没有人肯动笔写一写,或者口述让别人写。我心里十分不解,万分担忧。这场空前的灾难,若不留下点记述,则我们的子孙将不会从中吸取应有的教训,将来气候一旦适合,还会有人发疯,干出同样残暴的蠢事。这是多么怕的事情啊!今天的青年人,你若同他们谈十年浩劫的灾难,他们往往吃惊地又疑惑地瞪大了眼睛,样子是不相信,天底下竟能有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情。……真正的伤痕还深深埋在许多人的心中,没有表露出来。我期待着当事人有朝一日会表露出来。”然而一盼盼了十二年,季老的期待却落了空,他决定不再守株待兔,终于在1992年以八十一岁的高龄开始本书的著述。

季老在《牛棚杂忆》中以幽默甚至是调侃的笔调为我们还原了那段真实的历史。季老用诙谐的语言、深沉的情绪讲述了缘起,做人,半兽人,非人,半自由,完全解放等不同时期自身的状况和当时身边一些人的境遇.既有初期做逍遥人的暗自得意,又有后期作为反革命分子的恐惧,忧愁,到最后的破罐子破摔。书中没有对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进行评判,但是对人性的善恶却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以知识分子云集的北大为代表,管中窥豹,让我们感受了知识分子斗知识分子的可怕,感受了那段历史中的人性善恶。

读《牛棚杂忆》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当年的历史,更能让我们感受大师的宽阔胸怀、乐观精神与真诚正直。由于不满北大当时的当权者“老佛爷”的独裁统治,季老被"打倒"、被抄家、被批斗。由于经历了各式各样无数的批斗,季老对一场小型的批斗会“很是看不上眼的”,竟然用了这样看似调侃的笔调:"我现在在被批斗方面好比在太上老君八卦炉中锻炼过的孙大圣,大世面见得多了,小小不然的我还真看不上眼。这次批斗就是如此。规模不大,口号声不够响,也没有拳打脚踢,只坐了半个小时喷气式。对我来说,这简直只能算是一个'小品',很不过瘾,我颇有失望之感。……总起来看水平不高……如果要我给这次批斗打一个分数的话,我只能给打二三十分,离开及格还有一大截子。"。季老就是以这种笔调记述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的,他把自己的痛苦用幽默的笔调写出来,我每每读到,心里想笑又十分酸楚。

读完此书,心得有二:一,铭记历史,以史为鉴。二,人间温暖一直存在,长存一颗宽容之心。